昌都市农业农村局

政府信息公开

昌都市人工饲草产业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 2021-04-25   浏览次数:   【字体:

昌都市人工饲草产业调研报告

根据自治区政府坚参副主席3月在昌调研时“关于饲草种植大县结合“十四五”规划,根据饲草种植分布情况,确定畜牧业发展定位”的指示精神,市农业农村局积极组织开展人工饲草产业调研工作,现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天然草原情况。昌都市天然草原总面积8505.82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8189.11万亩,可利用率96.3%。草原植被类型以亚高山草甸草原、高寒草甸草原等为主,牧草种类主要有蓼科、禾本科、莎草科等。天然草原平均亩产鲜草173公斤,产鲜草1416.7万吨,鲜草可利用率60%左右,可利用鲜草量850万吨,远达不到牦牛、阿旺绵羊、雅江雪牛等草食畜高效养殖需要,因缺少饲草料供应,仅少数有条件进行季节性饲草料补饲,牲畜普遍生长周期长,周期内多次育肥掉膘、再育肥再掉膘的循环,不能保持持续性增长,普遍存在夏壮、秋肥、冬春瘦(甚至死亡)的现象,仅靠牧草旺盛期进行的补偿生长积累,饲料报酬(利用率)低,养殖成本居高不下,在消耗大量草地资源的情况下,产生的经济效益很少,生态环境压力较大,“十四五”实现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人工饲草业和饲料加工业势在必行。

(二)人工饲草区域分布。“十三五”期间,我市实施高产人工饲草项目19.55万亩,其中:丁青县5.67万亩、洛隆县2.05万亩、察雅县2.01万亩、边坝县1.98万亩、江达县1.66万亩、类乌齐县1.45万亩、八宿县1.42万亩、

卡若区1.45万亩(青贮玉米0.5万亩)、左贡县0.86万亩、贡觉县0.76万亩、芒康县0.74万亩。根据昌都各地海拔、气温、降水等自然气候条件,结合当地牲畜食性以及营养需求的实际,我市基本建立了针对高寒牧区和河谷地带的两种种植模式,一是以丁青县三塔片区为代表的高寒牧区主要免耕补播的黑麦草、披碱草、老芒麦等多年生人工草地,建成的人工饲草地均为500亩以上集中连片种植,已初具规模;二是在海拔约3000-3500米的河谷地区种植青贮玉米、箭豌豆、燕麦草等一年生牧草。

结合近年来项目实施成效和推进力度,丁青县是我市发展人工饲草种植的优势区域,一是丁青县可利用土地资源较丰富,利于集中力量发展集中连片规模化种植;二是相对于其他县(区),丁青县具有较好群众基础,群众对人工饲草项目接受程度较高。

(三)主要饲草种类与产量。通过各县(区)草原监测部门样地样方监测,一是在海拔4300米左右高寒草原免耕补播的黑麦草、披碱草、老芒麦多年生人工草地,较当地原生植被盖度有明显提高,产量提升到原生植被4-5倍:丁青县嘎塔乡混播种植披碱草和老芒麦平均亩产鲜草830公斤;果扎种畜场混播种植披碱草和老芒麦平均亩产鲜草510公斤;左贡县美玉乡混播种植黑麦草、老芒麦和披碱草,平均亩产鲜草580公斤。二是在海拔3800米左右的地区,通过深耕深翻精细播种的豌豆、燕麦草等一年生人工草地:其中丁青县觉恩乡种植箭豌豆,平均亩产鲜草2000公斤;类乌齐县类乌齐镇和吉多乡种植燕麦,平均亩产鲜草3000公斤。三是卡若区沙贡乡、俄洛镇为代表的海拔3000-3200米的河谷地带,种植青贮玉米平均亩产鲜草4000公斤。产量受品种和海拔高度影响差异较大,成本产出比例较高,较青海、甘肃、四川等周边省份无相对优势,近年大部分饲草料仍从周边省份调入

二、存在问题和困难

我市畜牧业和饲草料产业均存在规模小,生产加工能力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商品率低,组织化和产业化发展水平低,技术服务跟不上,市场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一)地理条件制约。目前我市建立的针对高寒牧区和河谷地带的两种发展模式均受到地理条件制约,一是昌都多山多河流,河谷地带雨热条件较好适宜发展人工种草,但大部分河谷地带山高谷深、地势凹凸不平,可利用土地被山岭、河流分隔成零碎小块,发展大面积集中连片种草较为困难,难以提高人工饲草地规模。二是高寒牧区土地平整,利于发展大面积集中连片种草,但雨热条件不佳,总体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不利于饲草生长,现所种植的牧草,如紫花苜蓿、披碱草、燕麦草等,尚不能完全适应高寒高海拔地区的气候特点,抗逆性较差,亩产量不高、越冬活率不高。同时,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要求 “禁止在海拔4300米以上的地方布局人工种草”,减小了可发展人工饲草的区域。

(二)缺少生产主体。我市自“十三五”绝大部分的人工饲草项目为政府投资,仅有少量项目为类乌齐县藏家牦牛有限公司、贡觉县藏东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当地企业投资实施并自产自用,始终未能吸纳撬动社会资本,形成生产环节的主体,大规模发展人工饲草种植。群众自主性不高,如丁青县的种草合作社主要依靠政府下达项目资金实施人工种草,自主投资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较低。市、县级财政未将饲草料产业发展资金纳入预算,由于2019年机构改革、职能划转等客观原因,退牧还草工程等项目已划转至林草部门实施,自治区下达的人工饲草建设项目趋于减少,且市县财力较弱难以配套资金投资大规模人工饲草项目,政府投资的不稳定性,一定程度影响我市饲草产业发展。相对于社会资本投资,政府投资的投入和收益并无直接的利益关系,往往效率相对低下,单靠政府投资,我市的人工饲草产业难以产业化、市场化。

(三)群众意识不强。一是由于群众农牧民群众商品意识淡薄和以畜多为富的传统思想较为严重,群众加快出栏牲畜以获取更高经济利益的意愿不强烈,我市当前畜牧业仍然处于自产自销的自然经济状态,传统养殖生产方式短时间内难以转变,牛、羊等主要畜种仍以天然草场粗放式放牧为主,群众未形成“种草养畜”提高生产效率的观念,自主投资人工种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较低。二是由于是政府投资,项目周期结束后,部分群众主动参与管理、经营的责任意识不强,建成的人工饲草地缺少保护和打理,饲草生长状况不佳,2-3年后饲草地基本恢复建设前的状态。

三、下一步发展方向

(一)充分挖掘市场活力,培育扶持饲草料生产主体大力营造良好的饲草料发展的投融资氛围,加大社会投融资支持力度,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专业经济组织、经纪人及农牧民等社会资本加大对饲草料产业的投入,提高社会资本投资占比,有利于提高人工饲草产业规模。一是积极争取自治区、市、县各级财政将饲草料产业发展资金纳入预算,确保财政投入长期稳定增长,政府主导力量带动提高社会资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针对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合作社等养殖主体,出台定向性补贴政策,对于购入本地生产饲草料的养殖主体予以补贴,稳定产销关系,鼓励、支持企业与农牧民经济合作社、规模化养殖场联合开拓市场,提高饲草料商品率,形成政策推动、市场带动、产业拉动、利益驱动的运行机制,吸纳扶持社会资本开展饲草料生产;三是依托政府的应急救灾饲草料贮备职能,采购储备防抗灾饲草料应向本地产品适当倾斜。通过以上举措,扶持培育本地饲草料生产主体,调整饲草料产业投资结构,大力提高全市饲草料生产规模。

(二)发展“种草养畜”生产模式一是以卡若区沙贡乡作为试点乡,选取参与2020年、2021年牦牛经济杂交项目的相关农户作为试点对象,在实施牦牛经济杂交后向相关农户配套补贴种植青贮玉米资金,约定农户使用产出的青贮玉米饲料喂养母犏牛和雅江雪牛犊牛,试点项目周期约一年,将综合考虑母牛犊牛生长情况、雅江雪牛出售价格、青贮玉米饲料生产成本、群众接受程度等因素,评估该模式经济效益,并研究制定适用于牦牛短期育肥、阿旺绵羊养殖“种草养畜”生产模式,在全市广泛推行转变靠天吃饭、以天然草场粗放式放牧为主的生产模式。二是以充足饲草料生产供应为基础,按照规模化、工厂化、标准化的发展方向,突出“缩短养殖周期、快速育肥出栏”,加快推进建设牦牛、雅江雪牛、阿旺绵羊养殖和短期育肥基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养殖成本,鼓励、引导养殖主体使用本地生产的饲草料,促进畜牧业养殖环节和饲草料生产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三)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根据各县(区)的自然气候条件和牲畜存栏优势,一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集中力量重点布局在丁青、芒康等农牧业大县作为饲草业核心区域,避免“撒胡椒面”式分散投资。二是在卡若区、芒康县、左贡县、类乌齐县、洛隆县、察雅县、贡觉县等,通过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推广应用高产优质一年生禾、豆饲草和早熟玉米品种,扩大草田轮作和复种饲草规模。三是在丁青县、八宿县、江达县、边坝县等海拔4300米以下高寒牧区,积极推广应用以黑麦草、披碱草为主的多年生禾本科混播牧草品种,集中发展500亩以上集中连片规模化种植。四是充分利用当地的轮歇地、撂荒地等,按照“宜粮则粮,宜草则草”的基本原则,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发展人工饲草种植。

(四)建立饲草料科技支撑及信息服务体系。一是以市、县级畜牧站为依托,建立健全饲草料产业发展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大力推广应用饲草种植、加工及青贮氨化等实用技术。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参与饲草料生产加工和科技示范点建设,面向农牧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二是加强与区内外科研、教学单位合作,对培育良种牧草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和科技攻关,研发为高原地区培育扩繁高产牧草品种,以解决现所种植的牧草品种尚不能完全适应高寒高海拔地区的气候,牧草成活率不高,生长不旺盛,难于管理,草场退化快等困难。

昌都市农业农村局

2021年4月25日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